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超级月亮”刷屏 它是如何形成的?

“超级月亮”刷屏 它是如何形成的?

2025-11-13 08:53:47 [探索] 来源:江苏天煌照明集团有限公司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上官云)近日,超级月亮一轮“超级月亮”在天空惊艳亮相,刷屏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拍摄的何形月亮。如今在社交媒体上,超级月亮关于“超级月亮”的刷屏讨论并不鲜见,“超级月亮”是何形如何形成的?与月亮有关的精彩天象,还有哪些?超级月亮

  对此,据专家介绍,刷屏如果当月球运行至近地点附近时,何形又适逢满月,超级月亮那么就会出现“超级月亮”。刷屏此外,何形双星伴月以及“月掩昴星团”等,超级月亮都是刷屏与月亮有关的比较有趣的天象。

  什么是何形近地点满月?

  提到“超级月亮”,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表示,这不是一个专业的天文学术语,其成因与月球运行的轨迹等因素有关,算不上特别的天象。

  资料图:11月5日晚,“超级月亮”现身武汉夜空。这是2025年三次“超级月亮”中离地球最近的一次,也是年度最大满月。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在天空中,太阳相对于星空背景运行的轨迹称为黄道。月球相对于星空背景运行的轨迹称为白道。月球沿着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地球运行,在运行过程中,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有远有近。”他表示。

  据测量,离地球近时,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6万千米;离着地球比较远时,这个距离通常超过了40万千米。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月亮绕地球转一圈大约是29.5天,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朔望月”。如果以恒星为参照,月亮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等于一个恒星月,大约是27.3天。

  朱进提到,如果满月的时候月球恰巧又运行到近地点附近,此时人们在地球看到的月亮又圆又大,这就是天文上说的“近地点满月”,对应于现在经常提到的“超级月亮”。

  一般来说,满月在“近地点”时的视直径比在“远地点”时要大一些,不过,在没有合适参照物的情况下,在地球上看过去,单纯靠肉眼观测很难看出其中的差异。

  这些天象,也跟月亮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超级月亮”之外,跟月亮有关的有趣天象还有不少。

  资料图:一轮满月从天津一幢高层建筑物后面升起。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这些天象中包含日月食、月掩星、双星伴月、行星合月等等。”他说,在11月的“天象大片”里,就有“月掩昴星团”这种天文现象。

  有趣的是,观测月亮时,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当月亮刚刚升起时,看上去似乎比较大;当它升入高空后,总感觉看上去小了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朱进认为,月亮升起的过程中,月球和地球的距离一直在变化,并不能说它刚升起时就一定离我们更近,或是升到高空就离我们更近。

  “人们觉得月亮刚从地平线升起时看着比较大,这实际上是一种视觉效应或者心理上的‘错觉’。”朱进说,月亮大小(看上去的张角)的变化跟多种因素有关系。

  他表示,月亮初升或者要下落时,如果远处的地平线上有建筑、树木等参照物,人们可能会觉得月亮特别大。另外,天气特别好时,人们往往也会感觉月亮看上去很大。

  为何“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天空中的一轮圆月,总能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那么,从农历来看,为什么月圆的日期不是固定的?

  资料图:11月5日晚,江苏南京,本年度最大满月现身天宇,明亮而清晰。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月亮本身不发光,而是通过反射太阳光被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朱进说,当月亮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叫做“朔”,时间是农历初一,此时月亮暗的那一面朝向地球,人们无法看到它。

  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距离地球时近时远,而且该轨道面与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并不重合,因此月球绕地球运行的“步伐”并不均匀,看上去时快时慢。

  “因此,月亮从‘朔’(新月)到‘望’(满月),所花费的时间每个月都不一样,并不一定是15天,所以,满月出现的时间并不一定都在农历每个月的十五,也有可能是农历十四、十六甚至十七。”他说。(完)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秦绪文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秦绪文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然资源部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秦绪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然资源部纪检监察组 ...[详细]
  • 专访张新成:人生没有回头路,活着体验才有更多可能

    专访张新成:人生没有回头路,活着体验才有更多可能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王诗尧)进入8月,张新成正式开启20代倒计时,他自己倒是没有太多感受。对于即将告别的20代,他总结起来就3个字——“挺好的”。然而细细回看就会发现,这十年绝不是只用“挺好的 ...[详细]
  • 【民生调查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 消费者买旧不买新?

    【民生调查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 消费者买旧不买新? 编者按: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左雨晴) 八月中旬,李倩(化名)来到电动自行车门店办理上牌,遭遇了“人山 ...[详细]
  • 药品集采,新规则带来新变化

    药品集采,新规则带来新变化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正式公布药品集采,新规则带来新变化(民生一线)本报记者 孙秀艳《人民日报》核心阅读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正式公布。本次集采,规则调整成为亮点。新规则聚 ...[详细]
  • 拓展“她题材”创作边界 电视剧《灼灼韶华》研讨会举行

    拓展“她题材”创作边界 电视剧《灼灼韶华》研讨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灼灼韶华》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灼灼韶华》改编自石头与水热销小说《野心家》,以女性视角切入,多维度展现了民国时 ...[详细]
  • 深耕债券融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耕债券融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下好科技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这盘先手棋。要注重利用资本市场核心枢纽作用,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巩固股权业务 ...[详细]
  • 文化观察: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赋能区域“繁荣与生计”?

    文化观察: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赋能区域“繁荣与生计”? 中新网杭州11月5日电(林波)“文化遗产保护不应是躺在历史书里的静态记录,应是驱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活跃力量。”11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分中心 ...[详细]
  • 小贷业加速瘦身 机构量缩减近半

    小贷业加速瘦身 机构量缩减近半 “小贷公司现在不太好过。”近日,金融业多年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感慨道。此言不虚,目前,“内忧外患”是大部分中小小贷公司面临的处境,加速洗牌和“瘦身”已成为行业趋势。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 ...[详细]
  • “低GI”成食品热门标签,是“智商税”吗?

    “低GI”成食品热门标签,是“智商税”吗? 调查 | “低GI”成食品热门标签,是“智商税”吗?“低GI,慢升糖”“GI值≤55,专业低升糖,适合控糖人群”……近两年,“低GI”(血糖生成指数≤55)已然成为健康食品市场的“流量密码”。从超市货 ...[详细]
  • 新疆和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亮相中国非遗馆

    新疆和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亮相中国非遗馆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应妮)“万方乐奏有于阗——新疆和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现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展览共设置昆仑神话、玉出昆冈、丝路名城、万方乐 ...[详细]
热点阅读